每年的四月份,都是美国人最忙碌的时候。忙着投票,忙着报税,家里有中学生的,又要忙着挑选大学。因为四月十五日不仅是报税截至日,同时也是美国很多大学录取秋季入学新生的最后期限。
↓中学生在申请大学时,有特长的学生更有优势
↓美国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多姿多彩,很多中学生都有参演话剧歌剧的经历
美国中学生校外活动分成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大学录取时,还会考察学生是否有特别的地方,有无完成中学规定的公益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定)时间,也看你有无打零工经历,以及你是否有被社会认可的经历。
美国许多大学在招收学生时,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和专长,而且要看学生是否参加公益活动,做义工(社区服务)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每年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为穷人盖房子,最终获得加分,进入名校。
在美国,中学生的义工活动多种多样,他们可以去敬老院为老人读书,到图书馆管理书籍,或在红十字会为献血者服务。
↓美国大学生到中国珠江某校支教
另外,做义工在美国是很平常的事情,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非常鼓励孩子做义工。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一个加分的筹码。你做了,会得到表扬,也许会因此而在升学时加分,也许不会。所以,并不会有孩子为了加分而去做义工。
↓中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社区健身中心与老年志愿者一道让需要帮助的儿童体验戏水的乐趣
说起这一点,倒是和我最近看到的一条国内的新闻有关:
山东的高考加分里有一项规定,2014年后,凡高中阶段见义勇为的应届毕业生,受市级表彰的可降10分投档,受省级以上表彰的,可降20分投档。
与国内不同的是,在美国,人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在街上看见有人行凶,不能逞英雄,首先要报警,然后在确保自己的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别人。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美国人其实是不提倡孩子见义勇为。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新闻,成都14岁的热血少年挺身而出救了被调戏的女同学,却因此让自己的家庭陷入绝境。是该赞扬?还是该叹息?如果在美国,这种事情或许永远也不会发生……
美国式的“见义勇为”强调量力而行。所以,在美国,对于未成年来说,“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大多是反面教材
我还记得以前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华裔小孩在美国一所小学上学,有一天学校失火。不知道是不是移民之前受到赖宁式的熏陶教育,这个小学生奋不顾身跑进火场,带领几个美国小学生跑了出来。假如在中国,这个小孩绝对是个英雄,会被大肆宣传赞扬。而美国小学却没有这样做,他们并不否认这个孩子很英勇,却不提倡这么做。还把这件事作为反例宣传,教育其他孩子不要这么做。
因为,在美国认的观念里,未成年人是被保护的重点对象,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很弱,没有什么见义勇为的能力,“奋不顾身”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自己失去生命,所以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能鼓励的。
↓有他们在,社会问题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吧,普通人就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
曾经有一位中国青年在超市抓了小偷。结果出警的警长十分不高兴的对他说:“你这样是错误的,你们现在美国。虽然不是公民但是你们在这里消费,是合法的纳税人。你们所花的钱就有一些成为我们的工资,我们拿你们给予的工资就要保护你们。如果你们在这次受伤哪怕是一点小伤也是我们的失误就会侮辱我们的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