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一所民办高校安排学生招生任务的消息,把民办高校招生推向风口浪尖。
“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都参与招生,一般到5月份学校就不再上课,让学生回去招生,早的4月底就走了。”曾在某民办高校执教的任菲18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现阶段的民办高校基本没有国家财政投入,对学费的依赖较大,招不到学生将使学校教学难以为继,“抢生源,其实就是在抢钱。”
导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虽然距离高考还有10余天的时间,不少民办高校已经开始行动,全国各地拉开了“招生大战”的序幕。
招一名学生提成近千元
“学校让学生打着社会实践的名义去招生,只要说是去招生,请假条都不要。”任菲透露,每年的“五一”之前,就有好多学生回老家活动,每人都携带大量的招生简章,帮学校招生做宣传,铺天盖地撒网、布点。
据了解,这种“勤工俭学”方式在省内一些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某民办高校在校学生小赵反映,学校每年招生的时候,他们可以提前放假回家帮助学校招收新生,招收途径一般是鼓动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自己的同学前来报到。
为招到更多学生,民办高校也使出浑身解数,除在全国各地设办事处,鼓励学生参与招生,一些学校还将招生的手直接伸向高中学校老师,“比如青岛的某学校,每年都请高中班主任去旅游。”任菲介绍,不仅如此,学校还加大了招生人员的比例,“原来只是负责招生的老师去招生,后来只要是任课老师都参与招生。”
导报记者了解到,在部分民办高校,不能完成招生任务的教师,除扣基本 工资,还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可能。相反,如果完成了招生任务,不仅发放招生劳务费,甚至还有相关奖励。一些高校许诺给招生老师的招生回扣都在千元钱以上。“我了解到提成最多的是所招考生一年的学费。”任菲说。
导报记者联系到某县高三年级的一名张姓老师。据他介绍,每年都有高校去学校招生,“多是些三本和专科院校。”据他介绍,每推荐一名学生,就有不同数额的提成,“公办院校500元,民办院校600元至1000元不等,学校越差提成越多。”
不仅公办、民办不一样,就是同一所学校,根据生源性质不同,提成也各不同。“我此前待过的学校,分计划内 、计划外、5年一贯和自考4类,提成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任菲说,“我以前也负责招生,但不理想,没几个学生愿意来。会招生的人一个暑假就可以挣好几十万元。”
生源成“紧俏商品”
山东是人口大省,高考报名人数多年来居高不下。近年来,山东高考生源大量下降。2008年,我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为80万人,去年下降到58万人,而招生计划却由当年的43.7万人增长至48.4万人。
生源减少与招生计划上升的矛盾在去年已经凸显出来。
虽然去年山东省专科录取线已经降到了180分,线下的考生仅剩3000多人,仍有大量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吃饱”。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去年山东省专科招生计划为29万人,实际录取人数为24.8 万人,比计划数少4万余人。据有关知情人士透露,实际数字应该比4万还要多。
生源减少与高校扩招的矛盾不仅仅在山东存在。去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933万人,下降117万人,而招生计划达675万人,上升了76万人。
高考生源的急剧减少,让本来招生就困难的各民办高校雪上加霜,招生压力陡增。
某民办高校负责人在与导报记者交流时表示,今年的民办高校生源大战可以用“异常惨烈”来形容。
“预计到明年,全省高中毕业生只有40万人,将远远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要求。”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内涵建设势在必行
“不仅民办高校面临生源压力,公办高校也存在。”18日,山东英才学院宣传处处长宋波龙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了解,去年山东有的院校招生只有二三百人或者五六百人,“这些学校在运营上已经相当困难。”
“留住生源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品牌形象以及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宋波龙说,去年山东英才学院招收的本专科学生达到1.12万人左右,招生数量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并且生源质量、报到率都很高。
“随着大众化教育进程的加快和适龄高考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被严重挤压。”山东英才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夏季亭对导报记者表示,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民办高校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
夏季亭表示,从民办高校的实际来看,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办学规模,但是,办学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因此,必须从最初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新阶段,保证在校生的规模与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相适应。
“内涵发展是一种坚守大学本质、遵循内在规律的永续发展。”夏季亭说,在专业的设置上,应坚持专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专业与优势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专业与国家当前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适应度比较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在学科建设上,夏季亭强调,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选定优势目标,争取重点突破。“过去‘大而全’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高校应当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招生难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包括学科专业结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差、教育教学质量低、管理跟不上、收费相对较高、就业不被社会认可等。”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介绍,山东省高校正在加快实施“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
(应受访者要求,任菲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