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思源学院
自考成绩查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破解奥数热的 “囚徒困境”

日期:[field:pubdate function="MyDate('m-d',@me)"/]|来源:www.shsyedu.com
引子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在回答小记者提问时表示,坚决反对为了考试加分而去学奥数,建议取消奥数这门课。省委书记向小学生奥数课程说“不”,在广大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奥数热已经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学奥数与反对学奥数无数次陷入轮回,其中原因何在?我们邀请专家进行讨论。

  主持人:王付永 深圳特区报记者

  嘉 宾:张兰香 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

  连 弟 北京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杨士红 山东大学心理学博士

  1 奥数热是系统性压力传导的结果

  主持人:奥数热现在已经成了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一道独特的景观,那么奥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试制度?

  张兰香: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会邀请东欧国家中学生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从此每年举办一次。1986年,中国正式组队参加比赛。奥数的初衷就是引导和鼓励有数学爱好的人才在这方面有所造诣。奥数只是一个通往数学王国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然而在我们自从参加奥数起,我们就有这把奥数这一目标性的东西工具化的倾向。

  为了让每年参加国家集训队的20多个学生安心备战,教育部门都给予其免试上大学的保证。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出台政策规定包括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在内的5个学科高中联赛成绩好的可以免试上大学。推荐保送和竞赛的关联由此确定下来。既然有这样的附加福利,奥数成功了就等于高考成功了,在目前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还依然是稀缺资源的背景下,高中、初中以及小学都重视奥数也就不再奇怪。小学奥数热是系统性压力传导的结果,可以预见,如果在高考这个阶段上不取消附加在奥数身上的一些福利,小学、初中要想真正杜绝奥数热是不可能的。

  2 奥数的功利工具化演变

  主持人:最近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公布了一份对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15个城市的公众调查报告被访问者中有78%的小学生参加过奥赛培训84%的孩子表示不喜欢74.9%的人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奥数班的目的只是获得进重点中学。如何来看待这种现象?

  张兰香:奥数本身无可厚非,如果大家都是出于一种纯粹的爱好而导致奥数热何错之有?但是大家并不是因爱而生热,为了小升初、升高中以及升大学的目的,很多学生包括家长还往往是因无奈而生热的,这样的热而不爱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呢,近年来中国代表在数学奥林匹克上的成绩突飞猛进,从第40届到第43届,中国代表队连续四年总分第一。但是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数学地位却是下降的。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认为: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的方法局限性很大,奥数更是如此,就像培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选手一样,只让他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很少学习……奥数只在一个科目上训练学生,大量培养远离群体的孩子,这是很可怕的。

  连弟:看看奥数热带出的“奥数经济”。以北京为例,据了解,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有120万左右的学生,随着近几年奥数培训热的升温,仅以每年有50%的学生参加培训来算,培训费用平均300元,其催生出来的培育市场就接近2亿元的规模。另外,由此衍生出来的奥数培训教材市场也是蔚为壮观。有业内人士戏称,“奥数班是摇钱树。”在这样急功近利的状态下,所谓的培训都是一些技术性的反复的题海战术,对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根本不会涉及,这样的奥数不走样才怪。

  3 奥数热的“囚徒困境”

  主持人: 近年来,各种以远远高于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的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纷纷冠以“奥数”的名号,使得奥数培训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凸显出泛大众化的特征。虽然不少知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谨防奥数走偏的呼声,但奥数成绩与中学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奥数内涵的扩大化趋势难以阻挡,其中原因何在呢?

  杨士红:其实是“囚徒困境”在作怪。“囚徒困境”描述的是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虽然大家都是自由人,但是在奥数的“阴影”下,家长和学生都是被围困在围城中的囚徒,为了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抉择。比如,1、若2个学生都不参加奥数班,那么他们升学的机会是平等的。2、若是学生A参加奥数班,B不参加,那么A升学的机会将大于B。3、若两人都参加奥数班,机会又平等了。现在虽然很多人对奥数热的弊端都很清楚,但是作为困在奥数热围城中的囚徒,要他们不约而同选择放弃奥数是不可能的,总是有人在自己和别人对奥数口诛笔伐的同时偷偷摸摸参加奥数培训,从而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获得竞争性优势,尽管这种竞争性优势是不可持续的。

  主持人:这种“囚徒困境”该如何破解?

  杨士红:“囚徒困境”的破解就需要法律和规则的改变,让囚徒不再是囚徒。取消附加在奥数上的一些升学福利,改变游戏规则,囚徒自然就被解放了。但是这样的改变必须是系统性的、颠覆性的改变才行。仅仅小升初不再和奥数挂钩是不行的,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要取消附加在奥数上的一些福利,并且这种改变要在全国推行才更好,因为局部性的改变依然不能避免一些家长跨阶段、跨地区“套利”。

  连弟:从根本上来说,奥数热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奥数加分或者高考免试才有吸引力。经济学上认为,要解决稀缺性的问题,一是加大投入,缓解稀缺性,二是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教育作为国家公共事业,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的方式,缓解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当然,教育也应体现公平性,对应当如何分配优质资源,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学院新闻 |招生信息 |教育新闻 |就业动态 |教务信息